
资治通鉴精读:聪明人,为什么常常下场很惨?
问大家一个问题,你觉得,一个人做领导或者做老板,最重要的是什么?
是能力?还是人品?
01
能力重要,但德更重要
很多人都会说:“当然是能力啊!没有能力怎么带团队、怎么管大局?”
但历史告诉我们:光有能力,远远不够。
两千多年前的晋国,就有这样一位才华横溢的继承人——智瑶。
他几乎完美,却因为“不仁”两个字,把整个家族推向了灭亡。
02
智果的预言
智宣子准备立自己的儿子智瑶为继承人。
看似家族内部事务,但在当时,谁做智氏家主,就意味着谁能左右晋国政局。
所以,这不只是一次“家族继承”,而是一次关乎国家格局的选择。
这时候智果就站出来反对,说:“不如立智宵。”
智果先承认智瑶有五大长处:俊美、武艺、才艺、口才、果敢。
但他摇头说:“瑶虽有五贤,却有一不逮——他不仁。”
“若果真立瑶为继承人,智宗必灭!”
03
为什么“不仁”必败?
第一,容易越界。
晋国是士族联盟,大家遵守脆弱平衡。
智瑶霸道强势,一旦突破底线,就等于挑战所有人,必遭群起而攻之。
第二,不择手段。
聪明加狠辣,却没有道德底线,就变成了危险。
和这样的人在一起,人人都有危机感,迟早被联手铲除。
第三,格局不容。
智瑶想恢复晋国霸业,把所有权力握在自己手里。
这与其他家族的利益正面冲突,所以必然成为众矢之的。
04
历史给我们的提醒
所以你看,有才无德的人,升得快,但死得也快。
《周易》早就说过:德不配位,必有灾殃。
小人再聪明,也挡不住被格局更大的人碾压。
这就是智果敢断言智瑶“智氏必灭”的原因。
—— END ——
当然,这只是《资治通鉴》开篇的一个小故事。
更深层的玄机在于:智果为什么宁可分家,也要冒险站出来反对?
智氏内部的斗争,又是如何一步步引爆“晋阳之战”的?
这些我都在《炳曦的资治通鉴精读计划》里做了系统讲解。
如果你想真正学会读懂历史里的权谋智慧,把这些规律用到自己的职场和人生里,欢迎你加入我们的精读计划。
- 感谢你赐予我前进的力量
赞赏者名单
因为你们的支持让我意识到写文章的价值🙏
本文为林炳曦原创作品,版权所有,未经授权,请勿转载、摘编或用于任何商业用途。
如需引用,请注明出处与作者。
愿思想的火花,在传播中延续,而不是在复制中消散。
评论
匿名评论
隐私政策
你无需删除空行,直接评论以获取最佳展示效果